弃权中超联赛第33轮比赛 北京国安官方回应******
中新网12月27日电据中超联赛官方微博消息,因自身原因,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于12月27日晨向中超联赛委员会发函,申请原定于12月27日进行的2022中超联赛第33轮第289场,北京国安vs上海海港的比赛弃权。
图片来源:中超联赛官方微博截图
根据2022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规程,现判定北京国安本场比赛弃权,计0:3负。相关材料将提交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审议。
此外,根据2022中超联赛规程第二十四条相关规定,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须赔偿相关方面因本场比赛取消所遭受的损失。具体赔偿方案将由中超公司核算并报中超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。
图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截图
而针对此次弃权比赛,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也发布了公告对情况加以说明。公告表示,受客观因素影响,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可参加中超比赛的球员严重不足,无法完成中超第33轮与上海海港的比赛。(完)
为博流量吃掉孩子宠物?这样的“搞笑视频”不好笑不可取******
【央广网评】为博流量吃掉孩子宠物?这样的“搞笑视频”不好笑不可取
吃掉孩子宠物、故意激怒“逗”哭孩子……最近一段时间,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另类“萌娃搞笑”短视频。这些视频中的家长以各种手段故意惹怒、恐吓孩子,再拍摄下孩子恐惧伤心的瞬间,以此为乐,引起不少网友反感。从过去流行在视频里晒孩子的“聪明可爱”逐渐演变成晒“虐心瞬间”,这样的变化,确实引人深思。虽说这些“虐娃”视频多数是家长“创作”出来的,未必有什么恶意,但在客观上,确实是对孩子的故意“消遣”。
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定型,用孩子拍搞笑视频,把孩子当成博取眼球和流量的工具,不仅可能构成对儿童隐私的侵犯,也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。同时,这样做不但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共识,也会给更多的孩子带来不良价值引导。让孩子成为“搞笑视频”的主角,既不好笑,也不可取。
互联网时代,未成年人“触网”是个无法避免的事情。但是,到底以何种方式“晒娃”才能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不利影响?又该如何避免让孩子过早地受到流量的牵制,甚至被流量“催熟”?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审慎把握。这也是互联网全面嵌入日常生活后,所有家长在孩子保护、教育上必须直面的课题。
面对吃掉孩子宠物、故意激怒“逗”哭孩子等“虐娃”短视频创作的流行,相关平台也应该站稳未成年人保护立场,对类似视频加强识别、限制流量。多方合力,为短视频创作树立更健康的导向,为儿童权益保护营造更积极的流量环境。(央广网特约评论员朱昌俊)